怎样使兰花多发芽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苗率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苗的发芽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回事,兰花的假磷茎上兰花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开花,发芽的载体。它通常由上位芽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的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磷片包住,称为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分,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蕙兰较多)。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讲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只发一苗,也有发双龙,少数发3苗,其余的芽点多呈休眠状态。明白了兰花的发苗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充分发挥主现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芽发芽率的主要措施

 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靠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经常很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他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取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的芽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

 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芽出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长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

第四,古代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浪费了资源。

 三、发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靠新株为其提供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因此要科学的,合理的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前人在谈到分株时总是要说从马路分开务必三代同堂,一分为二的说法有它的道理,一是伤口小,有利于兰株的恢复,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证前草茁壮成长并开花,三是能发大草,壮草,但也有弊端主要是老草和新草连在一起,数代同堂,老草难以再发新芽,只好颐养天年等着养老送终。

 最好的方法是,视兰丛情况,在分株时将龙头分别切下23株,以利发壮芽长大草,而老草则以23株分盆另植,这样做可使几年不发芽的老草红杏出墙,焕发青春,再生贵子。

 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只适用春兰)

 扭伤球茎连接处,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

 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间的营养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

 具体做法是每年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提住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扭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180°,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细菌感染,再将兰株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处的球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球茎还可发双龙。

 五、单株繁殖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必要手段

 古人云:兰喜簇聚而畏离母,因而不提供单植,均认为35株一丛为好,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因此单株繁殖所发的草小,难以生长,但眼下兰花价格高,加上珍稀品种供不应求,于是就有了单株繁殖的新尝试。

 单株繁殖宜在45月间进行,方法有二,一是翻盆,二是在盆内将其剪断。

 六、利用激素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科学措施

 所谓激素即是能使细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调节剂,它的使用能使新草老草均能多发新芽,当新芽生长还未成熟时,又可陆续发出新芽,这样一年发23代芽是完全可能的事,科学终于使梦想成为现实,由此可见:

 1、使用激素能使兰芽怒发,一年发23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环境下激素芽并不能完全成活生长。(当然在高温的环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来的新草由于刺激太过,元气早衰引种后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不能正常发芽。

 鉴于利用激素来催芽的利和弊,我觉得激素催芽只能用于以繁殖为目的的珍稀品种,一般品种不应使用。

 七、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们知道,花蕾太多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是产生便消耗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后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小、发芽少。

 由此可见,开花也有一定度,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应全部摘除,摘除时间应在12月为好。

 八、焐老头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积极方法

 所谓老头就是有根无叶,有叶无根或无根无叶的老球茎,这些球茎大多在翻盆时被翻下,原是应该扔掉的东西。

 但较名贵的兰花老头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草头上尚有的休眠芽再度萌发,以培育出新兰株,其不失是一种方法,具体做法:

 1.春末初夏,白天温度在15℃以上时进行。

 2.修剪老节头,修去不健康的节头后,以23个为一丛,修去烂株枯叶,注意不要伤及芽点。

 3.浸泡消毒,将老节头放在1000倍甲基托布津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

 4.将稀释过的催芽剂滴在球茎上,晾干待用。

 5.将消毒过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济液,包裹老节头。

 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料,并将球茎埋入12厘米处。

 7.正常浇水,不可大干大湿,不用10天,20 天后可见新芽萌动。

 8.新芽放叶后,可放于通风透光处,并逐渐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叶面施肥,以稀薄、淡为好。

 9. 第二年取兰株,剔除枯烂老球茎,可象其他兰株一样正常管理。

 九、适当延长生长期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正确途径

 兰花一年中,春季、秋季是两个生长高峰,同时也有两次休眠期,当盛夏温度高于30℃便停止生长,当冬季温度低于10℃也停止生长。

 据此我们可以加强改善环境,从而适当过长生长期,具体做法是:

 一是从立春开始,将兰室温度提高到15℃以上。

 二是盛夏将温度降至25℃以下。

 三是秋、冬温度提高到15℃以上,时间20天左右

 用这种方法只要用得适当,二年多发一苗完全有可能的,特别是注意的是,一定要冬眠,一定要让兰花有个休眠过程,否则兰株营养积累会受到影响,抗病能力会下降。

 十、加强管理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关键措施

 1.适度深栽。

 2.掌握分株时间。

 3.消毒不马虎。

 4.植料是关键

 5.施肥较重要。

  6.浇水不大意。

 7.通风注意光照

 8.要防病治虫。



贵公网安备 52011202003531号